Search

當青春期的孩子說:媽媽您很幼稚耶

每個人的心中,都住著一個內在的小孩。那個小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當青春期的孩子說:媽媽您很幼稚耶

每個人的心中,都住著一個內在的小孩。那個小孩,也許是快樂的,也許是悲傷的,那小孩不是不願意長大,而是,如果可以偶爾只是當個孩子,為什麼一定要強迫自己長大?

那一天,是濕寒交迫的冬日,我跟長子在房間用著各自的3C產品,他用電腦玩線上遊戲,我在整理手機的相片和線上閱讀。突然他說:「媽媽您出去啦!」我問:「為什麼要我出去?」他說:「網路變得很當耶!您干擾到我了!」我說:「我沒有被干擾啊!如果你不開心,你可以出去啊!」

以往,發生這種狀況,常常是我摸摸鼻子認了,就默默的離開。但這次,我蓋著暖暖的蠶絲被,身心正舒服的在悠遊,為什麼要離開?我打定主意要一皮天下無難事,就讓內在的小孩堅持下去。長子跟我唇槍舌劍的攻防了幾次,他說的愈氣愈急,我就說的愈溫柔愈緩慢。終於,他無奈又無力的說:「媽媽,您很幼稚耶!」我笑著跟他說:「對啊!媽媽偶爾也要幼稚一下,總比假裝成大人好!」

孩子們都急著想長大,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,都巴不得可以馬上進入成人世界,享受著他們以為成人才有的自由與權力,卻常忽視,成人擁有的,是更多的責任與壓力。反觀成人呢?成人有時候都好想,卸下重重的武裝與責任,只想偶爾重返童稚時的單純與天真。

人生,既弔詭又有趣。孩提時渴望的東西,是大人時偶爾想甩開的,孩提時急著要甩開的東西,卻是成人後又想重溫與找尋的!

現在,正是時候,告訴青春期的孩子,父母偶爾也會有,只想當個孩子的那一面。

教養孩子,認真的教養到了青春期,他可以知道,以往永遠站在他前面,帶領著他成長,強而有力的父母,不會是永遠的強者。他有一天,會比父母還強。在物種演化中,子代總是要強過親代。所以,我們要開始弱化自己,讓孩子知道,他也需要包容與體諒父母,不能都是父母用犧牲與付出,來成全他的慾望與需求。愛,是需要雙向的良善流動,才會健康而長久。

長子結束了線上的電腦遊戲,興匆匆的帶著平板電腦,跑到書房,跟弟弟一邊玩,一邊討論。突然他又說:「媽媽,幫我拿一條棉被出來,我好冷!」因為,他只穿短袖。我離開溫暖的被窩,幫他送去被子,順便坐在書房裡用手機。沒一會,長子又說:「媽媽,您幹嘛跑出來,害我們的網路又變得好當?」我說:「你馬上就忘了我為什麼要離開溫暖的被窩,而跑出來嗎?」我一邊說一邊拿走他的棉被,長子的記憶,終於因為突然的寒冷而被喚醒,他笑嘻嘻的說:「媽媽,對不起啦!還有謝謝您幫我拿棉被!」我說:「知道感謝就好,做人,不可以這麼忘恩負義。」

孩子會長大,而我們會衰老,我們還應該教導孩子什麼呢?除了負責任,會思考,有愛心,能同理,懂得知足與感恩,最重要的,就是讓孩子明白,我們就是一個人。一個活生生的人,有著七情六慾,能強會弱,能聰明也會犯糊塗,長大了偶爾也想當小孩。不管是多麼優秀或是能幹,還是會有脆弱與疲憊的那一面。所以,一定要有一顆很溫暖又柔軟的心,才足以應付與應變,在成長的路上,千奇百怪的挑戰與考驗。

當青春期的孩子跟你說,你很幼稚時,你應該高興,孩子跟你的感情,既和諧又融洽。在慢慢成長的他,終於明白,父母不再需要扮演全知全能的強者角色。畢竟,世界變化與進展的太快,我們不需要,永遠走在孩子的前面,偶爾,讓他做一下領頭羊,承受當開路先鋒的責任與壓力,他會成長的更健康與健全。

#2017.2.3.在土耳其旅行的相片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生命從愛中來也在愛中成長 交流從傾聽開始也從傾聽互動 透過解讀與同理拉近彼此的心
View all posts